今年以来,井冈山经开区全面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大攻坚战”,大力开展“八大突围战”,重点实施招大引强突围战,调整招商策略,优化战术打法,推进招大引强取得丰硕成果。
深化改革赋能招商。积极响应全省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深入推进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有序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聚焦开发区主责主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上来,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动力活力持续迸发。一是优化机构人员配置,坚持机构设置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匹配原则,优化部门设置,整合人员力量,将精干力量向招商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一线部门倾斜,调配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岗位人员占总人数50%以上,做到岗位向重点部门倾斜、人员向攻坚一线聚集,形成鲜明的实干导向。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开发区体制机制灵活优势,科学设计薪酬体系,突出奖优罚劣、优绩优酬导向,将总体考核分为岗位工作考核和招商安商考核两方面,制定招商安商考评办法,将招商安商考核比重提高到绩效工资的70%,将招商成效与部门工作和个人绩效挂钩,切实拉开同岗位层级人员收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三是开展招商赛马比拼,每天晾晒外出招商情况,每周制定下周出差计划,每月通报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全面展示各单位招商动态。目前,全区各招商队外出招商279批次,接待客商458批次,签约项目87个,均比去年提升30个百分点以上,招商引资氛围更加浓厚,比学赶超劲头更加充足。
优化打法主攻招商。今年以来,该区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吉安市“6410”攻坚目标,深入推进“十大攻坚战”和“八大突围战”,重点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和招大引强突围战“首战”,务必做到首战必胜。根据不断变化的招商形势调整战术打法,优化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推进项目签约。一是调整招商队伍,深化全员招商,实行专业招商,构建“6+12”招商矩阵,组建6支专业招商队(3支重特大项目招商队+3支重点产业招商队),调整12支招商小分队,抽调优秀年轻干部组建专业招商队,集中优势兵力主攻招商,开展招商业务培训,实行“传帮带”制度,打造一支懂产业、善谈判、会招商的专业队伍。二是创新招商方式,8月份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生效后,面对招商新形势,该区及时调整招商策略,修订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方式,重点采取招商公司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创新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方式招引项目。在全市率先成立招商公司,推进招商公司实体化运行,发挥招商公司市场化、灵活化优势招引项目。大力推行基金招商,发挥市创新投集团优势,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与GP、VC、PE等资本机构合作共建市场化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实现“资本引”。三是实行快谈快签,全面对接各招商队在谈项目,充分掌握在谈项目进展情况,按照“成熟一个会商一个”原则,随时召开“招落建”工作组会议,对在谈项目进行联审会商,快速分析研判、快速拍板决策、快速送审签约,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项目87个,签约总金额555.74亿元,充分发挥了吉安市工业经济龙头作用。
强化保障推进落地。该区不仅重视项目签约,更加重视项目落地,着力做好签约项目“后半篇文章”,努力将招商成果尽快转化为发展成效。一是成立项目“招落建”工作组,全面负责项目招引、签约、开工、建设全过程,认真分析研判项目,对在谈项目按拟签约项目、重点跟进项目、持续跟踪项目、暂缓推进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推进,形成项目签约滚动推进机制。建立项目招落建“三组四库”,即研判洽谈组、落地服务组、督查推进组,形成在谈信息库、签约项目库、项目推进库、问题清单库,有重点、分步骤、压茬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责和“谁引进谁负责”原则,合理将签约项目分配至帮扶单位,由帮扶单位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到底。为有序做好招落衔接,推进项目开工,该区建立了简单事项立即办、常规事项限时办、容缺事项提速办、复杂事项跟踪办和串联事项并联办五项工作机制,制定签约项目推进计划,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确定工作办结时限,督促各单位提前介入、全程跟踪、限时办结,努力变串联为并联,大力推行“容缺办理”,共同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工作,推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三是严格开展招商项目认定,严格对照吉安市“点将赛”项目核查标准和招商安商考评办法要求,对今年招引项目进行核查认定。要求投资1(含)—5亿元(不含)项目必须新购地或租厂房4000平方米以上,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必须拿地50亩以上或者租厂房4万平米以上才认定为有效项目。根据现场核查情况,每月对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及时下发提示函和项目移交函,形成工作闭环,尽快将招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为吉安“三区”建设贡献井冈山经开区力量。(井冈山经开区康信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