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能营商环境新生态,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眉山市彭山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创新,以“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为原则,通过综合查一次、立案免处等多种方式,推动环境监管从“刚性约束”向“刚柔并济”转变,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推行“执法综合查一次”,破解多头重复检查难题
彭山生态环境局多次召开集中会议,讨论解决频繁检查、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扰企问题。依托智慧执法平台“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将排污许可、危废管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多项检查内容整合为一,明确检查标准、流程及内容,做到一次性查深查细,避免分散式、运动式执法增加企业迎检负担。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跨领域协同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降低全年检查频次。截止目前,2025年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0%。
提升执法效能,探索分级管理
彭山生态环境局先后就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内部座谈会、重点企业座谈会,从如何有效推行“渐进式执法”、如何贯彻全过程执法服务、如何精准高效执法、如何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开展充分讨论,收集企业建议意见4条。对符合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应纳尽纳,从2024年的1家扩展为13家,同时加强清单运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对合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减少入企次数,对重点监管对象强化靶向监督,提升执法效能,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负。
摸索“立案免处”运用,构建包容审慎监管环境
彭山生态环境局将持续贯彻落实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不予、免予、从轻、减轻、从处罚清单,做优执法监督帮扶。坚持依法行政,适度包容,审慎执法,对符合明确未造成实际危害、首次违法且及时整改等12类免予处罚情形的实施“立案免处”,既守住法律底线,又引导企业主动纠错,体现执法温度。2024年,彭山区共实施“立案免处”6起,有效避免“小过重惩”,维护企业正常运行。
深化数字赋能,打造“无事不扰”智慧监管体系
加大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非现场检查方式,持续加强自动监控设施联网运行,科学合并省、市及上级各部门派发的重复入企检查事项,减少企业现场执法频次。2025年至今已开展非现场监管7次。
彭山生态环境局将以更智慧的监管、更包容的生态,依法护航企业轻装前行,发挥彭山区位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格局。(供稿:彭山生态环境局 冉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