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哈尔滨市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调研。此次行动正值《“十四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实施最后冲刺阶段。
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采取了实地走访的方式,深入到各个社区和街道,通过亲自观察和测量,用他们的眼睛和脚步去感受和了解北方特大型城市垃圾分类的现状。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哈尔滨市的大部分居民小区已经配备了四分类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分别用于收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特别是在新建的居民小区中,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显得更为完善,因此分类的效果也相对较好。然而,小区内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实际上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垃圾分类设施的完善程度。在一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居民小区里,居民们通常能够根据既定的分类标准正确地投放垃圾,这体现了他们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社会实践团成员刘映伦感慨道:“通过此次深度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既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培育市民生态文明的实践课堂。”在距离"十四五"目标仅剩11个月的关键时刻,这场涉及千万人生活习惯的绿色变革,正在重塑北方特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图景。(供稿人: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刘映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