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

我的铁路风景—从内蒙古“运肥专列”看大国粮仓守护

时间:2025-03-03 09:30:25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春寒料峭时节,一列列满载化肥的钢铁长龙从内蒙古呼啸而出,将希望的种子撒向神州沃野。截至2025年2月26日,满洲里铁路口岸单批次完成8988.8吨化肥通关,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当月累计发运化肥超18万吨,这场跨越北纬40度的“肥料春运”,不仅彰显着中国农业的蓬勃脉动,更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铁轨上的春耕突击战

  在零下20℃的满洲里口岸,叉车穿梭、龙门吊起落间,装载俄罗斯进口钾肥的列车以“随到随查、7×24小时通关”的加速度完成交接。作为我国化肥进口量最大的陆路口岸,这里创新实施“一企一策”服务,通过关税优惠指导、铁路联动响应等机制,将进口化肥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天誉货运物流公司经理李锰感慨:“海关绿色通道让化肥从边境到田间的时间缩短5天,真正实现农资供应不断链。”这组数据背后,是每天300名铁路职工三班倒的坚守,更是“北肥南运”大动脉的高效运转。

  黑土地上的科技赋能

  当鄂尔多斯的煤制尿素生产线全速运转,先进环保设施将每吨尿素生产的煤耗降低15%,脱水干化技术让煤渣热值提升至2000大卡,既保障年产百万吨化肥的稳定输出,又守护着草原蓝天。呼伦贝尔阿荣旗站的自动输送机以每小时50吨的速度装卸化肥,北斗定位系统精准调度着每节车厢的行程,数字化物流让18万吨化肥的运输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从“汗水农业”到“智慧春耕”,这条绵延千里的运输线,正成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升级的生动注脚。

  守望粮安的国家担当

  内蒙古作为联通中俄蒙的“化肥走廊”,其运肥专列每多开行一列,就意味着东北黑土地能增收水稻1500亩,华北平原可多保障3万亩小麦追肥。这种担当在2024年湖北春耕专列运输400万吨磷肥的实践中得到呼应,在黑龙江25年开行190万人次插秧专列的坚持中形成共振。当“三山两河”间的运肥列车与江南的育秧大棚同频共振,展现的正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

  北疆铁龙驰骋处,沃野良田起宏图。从边陲口岸到中原粮仓,从数字化调度到绿色化生产,内蒙古运肥专列不仅输送着春耕的“粮食之粮”,更传递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时代强音。当钢铁动脉与阡陌田野深情相拥,我们看见的,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更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供稿: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辆段 王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打造驷马桥街道“有益思”志愿服务品牌:树蓓街社区在行动
打造驷马桥街道“有益
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正式发布
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