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有许多老年居民因动迁告别田园生活已二十余载。他们对往昔耕种岁月充满怀念,为回应这一情感需求,荷韵社区在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中,将杂草丛生的空地纳入长者娱乐设施“微改造”计划,打造出“小小种植园”,为老年居民提供重温农耕之乐的空间,共建共享美好“幸福里”。
“小小种植园”为辖区老年居民构建起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精神家园,促进新老苏州人的融合,并通过他们向儿童传递种植技巧、科普节气与农耕文化,实现社区代际间的良好互动与文化传承。

老年居民参与种植园建设
在小小种植园的建设过程中,社区充分尊重老人们的意愿和经验,依托楼道议事平台,邀请老年人全程参与。从土地的平整、菜畦的修筑到种子的挑选与播种,老人们都亲力亲为,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他们热情高涨,相互交流着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分享着那些关于土地和农作物的美好回忆。种植园也吸引了很多外地租住的老人,他们加入种植园劳作,分享不同地方的种植经验和技巧,例如苏州人不擅长的辣椒、生姜、玉米之类的作物。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们不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自信,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

种植园与青少年儿童教育相结合
社区将小小种植园打造成了一个生动的儿童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社区内的儿童到种植园开展活动,邀请有经验的老人们担任“农耕导师”,向孩子们传授种植技巧。老人们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翻地、播种、浇水、施肥,如何辨别不同的农作物和害虫,孩子们则围在老人身边,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在不同的节气来临之际,老人们还会向孩子们科普节气的含义、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耕习俗,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增进了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社区文化活动与种植园联动
社区充分利用种植园的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老人们将自己在种植园里收获的新鲜农作物采摘下来,与社区居民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社区携手党建联盟单位,邀请老年人和青少年参与进来,通过环保酵素制作、植物拓染、厚土堆肥等活动,共同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绿色健康生活,深化垃圾分类社区环境治理的目标。此外,社区还鼓励居民用镜头记录下种植园里的美好瞬间和动人故事,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对种植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小小种植园提升了动迁社区老人的家园归属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荷韵社区将继续关注居民的需求,创新思路,以文化为引领,整合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社区。(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周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