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团委动员千余名同学,组建108支实践团队,足迹遍布川、渝等20余个省(市、区),聚焦“科创乡村·青年实干”返家乡实践主题,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服务家乡建设中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科技助农:解锁产业密码,赋能乡村振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5年1月11日,袁梦之兴小队12名成员踏上求知之旅,奔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在这里,他们开启两小时的培训探秘,深入学习杂交水稻前沿产业链知识,从种业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到智能化田间管理的远程控制灌溉,再到精深加工与品牌打造,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生动。
培训结束后,队员们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家乡,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浙江等多地。他们实地考察家乡水稻种植现状,分析稻鱼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宣传前沿种植技术,助力家乡农业产业升级。未来,袁梦之兴小队还将前往雅安、都江堰、阿坝州等地,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图为袁梦之兴团队接受科技馆培训。(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供图)
文化传承:探寻古迹风华,赓续历史文脉
“千年一瞬,一眼千年。”1月21日,“青衿弘文”实践团队踏上湖北荆州的文化探寻之旅。在张居正故居,成员穿梭于亭台楼阁、庭院回廊之间,观察建筑布局与装饰细节;登上巍峨壮观的荆州古城墙,团队成员详细记录城墙结构、城门构造以及周边建筑风貌,感受古城承载的厚重历史,荆州古城的建筑风格和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样本。
为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献礼遵义会议90周年,四川农业大学浚源团队一行踏上了前往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的旅程。穿行于纪念馆的各个展厅之间,从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到遵义会议上的力挽狂澜,再到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驻足于此的旅客们仿佛能够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脉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供图)
关爱青少年:传递冬日温暖,守护青春梦想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1月16日,在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爱在沿滩 公益暖冬”2025年关爱青少年主题慰问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
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团启新岁 贺卡传情”主题活动,见“好”就收、你划我猜、贺卡制作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温暖。据悉,此次系列活动将开展多场,为近2000名留守儿童和困境青少年送去关爱,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图为关爱青少年主题慰问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供图)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子们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扎根乡村助“三农”、科技创新开新局、协同基层共治理等领域展风采、长才干,将专业所学融入家乡建设,将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家乡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文/雷焰钦 图/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